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8867|回复: 19
收起左侧

[Flash修改] S6688的原壳与组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0 13: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x
S6688的原壳与组壳——我和S6688之三
    仅仅两个S6688的原装壳(以区别为修配另购的S6688原产壳)和一个组壳,不到两年的摸机龄、5个月的用机龄2个月的论坛潜水,就敢对S6688的原壳与组壳品头论足,真自不量力!本文仅是砖瓦,希望能对象我一样的S6688新机油有用。S6688大虾就一笑置之吧!
    原装壳真是精细:在10倍放大镜下(各位见笑,本人爱好雕刻印刷,10倍才能见秋毫之精美),每一处,棱角分明,规规矩矩。而合模处(本人做过金属铸造,对铸模合缝深有体会)只见痕迹绝无毛刺非常干净利落(过去只在欣赏TDK、SONY磁带合时有此感受)。
    废话少说,我们S6688的机油早懂得原壳好!下面列出我发现的组壳的毛病:
    1.组壳的前、后壳不放主板时试合就不一定能合上!
我的组壳无论怎么用力也合不上,以我的感觉再用力就不知道哪里要裂要碎了!于是仔细观察:前壳右下角暗扣旁有一弧形护板,按理合壳后弧形护板应刚好插入后壳对应的槽内,对固定和防尘极好。但因为制造超差(应是母模不合格了),这块弧形护板刚好顶在槽边,适当变形也无法使其滑入槽内,只好切削再试。几乎削完才勉强插入。为了装配安全,我只好按公差与配合的原则:所有的轴结构削小,所有的孔结构钻大。麻烦不麻烦!
    2.组壳合壳后的毛病,解决起来更头疼!
    2.1合壳后,电池放不进!一检查,原来5明扣最下扣,后壳上的凸块把前壳明扣顶变形(前、后壳扣不配合不到位,明扣被顶歪,弯向壳内)挡住电池!只好又拆壳(裂!),找小刮刀,量尺寸。好不容易把所有小凸块都刮削一层。试想:削多了,前、后壳不紧(接触不良啊!)白换了!削少了明扣不到位变形压不紧(还是接触不良)。不论扣松还是不到位都压不紧!细削慢试吧!
    2.2解决电池放不进问题,再合壳,开机,911来了,看着开机画面,心情开始轻松:一天的劳累值得啊!慢!怎么振子怪怪地振了一下?再试,不振了?反复再试仍不振。苦啊!拆壳,电池试振子嗡嗡响振得好得很!再合壳仍是只振一下!真苦!几个钟头,又拆又合,两个振子、主板、原壳、组壳反复调试。为什么原壳能振组壳不能?敲一敲又振一下?接触不良?不对,那一振怪怪地好象很吃力?是机械卡涩?电机堵转!马上拆壳,用平面尺(刀片)一量:偏心振块在旋转时高出后壳平台,而后壳压在主板上!装配时偏心振块是陷在后壳凹槽内,第一次振动时振块旋转上来被主板卡住,永远只有第一振!好险!电机堵转,不烧保险就烧线圈!我试了那么多次,运气好没烧东西!
    苦还在后面:钢锉锉振块,太慢!卸下电机抠凹槽,还不行。苦思冥想。找出双面胶、薄铁皮把后壳内平面垫高(强制变形)……终于正常振动了!但哪一天双面胶振掉了?我……
    2.3终于可以安心休息了。第二天儿子拿MMC来,没有多媒体卡!插入另一机,好的!拆拆装装反复的苦,脑细胞死伤无数不可再生……你道为何?组壳上MMC触片座位置偏移,触片座又卡不紧!但偏哪一边看不出。这合扣结构不好找基准面就很难测量。赌一把将触片头(主板侧)统统下弯5°(多也弯不了),再装,成了!就差这么一点儿,触片无法接触主板上的触点!真累!
    这带病的机子能用多久?我不知道!
    我真不喜欢组壳。因为组壳有多个版本。下一组壳我不知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没有时间再试一次。希望有时间有兴趣有条件的机油能试试,我也受益。网上机油谈北京印象的12元组壳很好,我也想看看如果真好我会多买一些。因为我不想丢掉我原装壳上的小配件。
    原壳(西门子修配时另购的S6688原产壳)很好吗?我还不能肯定!因为我的两个S6688的原装壳是不同批号的它们没有互换性(即A前壳不配B后壳,反之亦然)。就象我在《S6688的设计缺陷》中谈到的问题一样:每批产品(配件)制造后的误差是不一样的。
    第一批S6688产品(配件)的生产量,是根据市场预测的,既是预测,就不会准确,为了保险,生产量应低于预测值;这时试产、小批量生产。模具不要很好——够用即可(万一失败损失不大)。上市后如果热销,即准备第二批生产,模具因磨损(或意外损坏或保管不善)须重做,同时设计工艺部门对第一批产品(配件)的性能和工艺难度进行改进……如该产品有多批生产,则主板的改进、机壳的改进、配件的改动……虽然同型号,但就好象克隆一样:每克一次都有少量基因变异,不是完全相同的。
    我的两个S6688的原壳上的卡MMC触片座的扣都是断的(前机主拆过),按说修机不会换MMC触片座,是材料太脆,误碰断的。说明这两批机壳用的塑料相同或硬度相同。如果我是客服人员,就会反馈给设计工艺部门,改进材料增加韧性以节约维修成本。此类改进就产生了产品众多的不同。
    现在市场上的原壳是哪一批的?按说各地区库存不同来源不同,每种批号都会有。但一般最先批的数量应最少(不排除先批有缺陷而大量库存等待处理,而后批改进设计和工艺大量装配产品出厂,而先批有缺陷产品可以客服外卖——许多厂就把返修品用于售后服务)。
    如果销售商在销售时能把所售原壳机壳上的批号一起注明给买主,机油根据自己原装壳上的批号对号购买,应该好些。若不小心购买了有缺陷库存的原壳,只要不经常拆装,一般也许没问题。毕竟原壳的相合性还是好的。而且有缺陷库存积压(配件)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但我觉得现在号称原壳的在S6688停产几年后怎么还有那么多?难道真的西门子失误?投资大量配件不装配产品出厂,留着修配用?万一市场变化S6688被新产品淘汰,无人使用自然无修配,那些配件岂不垃圾?有没有可能是西门子的外协工厂(塑料配件厂)利用原模具再加工或再制新模具继续生产?有了原模具仿制很容易(西门子当然感谢有人继续为自己产品服务,更不会告其侵权)。而用塑料原壳仿制是会走样的。组壳应该就是这样用塑料原壳仿制出来的。
    去年朋友让我鉴定一05版百元钞,我在10倍放大镜下看了,说是真钞;他说是假钞,是从纸张上分辨的。假钞也用雕版印刷?想想也不奇怪:将真钞置高精度激光全息扫描和高速电脑运算再激光蚀刻出母版(模),有什么能逃得脱?虽然投资很大,但你的仿真钞与真钞一模一样还不发财?这是笑话,各位不要当真。真有那一天,被银行发觉停用该版币种,你那千万仿真品不就废纸了?再好的母版也是废版了。更何况是犯法哪?
    对于原壳我想再看看。希望本文读者、机油能给我提供经验,我真想学,活到老学到老。我的原壳前壳明、暗扣具损,但壳面很新,真舍不得换。用胶沾好先用着,再说吧!
    我是想换原壳哦!希望机友帮帮我!
发表于 2006-1-20 15: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15: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16: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是产品的核心,西门子的模具怎么会给外厂生产。
外厂仿制当然有可能,但是要做出达到原装水准的模具得花多少成本?卖掉100000套机壳也不一定能收回这个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17: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手机都可以委托生产?机壳为何不可外协? 经济发展就是把别人的好东西放进自己的产品里,就是一个新产品! 所有电脑大公司都不自己生产CPU,苹果公司笨, 自己生产CP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18: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可以委托生产,但模具不是生产者的,生产完了就收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19: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19: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一下
我就只知道组装壳很难有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2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收藏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21: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的制作成本很高,如果没有很好的汇报,不会有厂家出大价钱做很精确的模具的。记得网上爆料一个笔记本的一套模具制作费用高达百万,这也就是为啥国内笔记本厂家做出来的本本没有什么创新,跟国外品牌的一个样的原因,因为他们带工,然后多生产一些帖牌,这样省去了 模具开发费用,成本降低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23: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疑惑,为什么没有新机器了,新的原装壳却怎么样也卖不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 0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厉害, 楼主专业 !!!

俺以前也研究过原壳与组壳,  摸的多了,手感就不一样,组壳感觉都比较“贼”,就是亮度不正常。边角,棱,接缝处也很不舒服的感觉。
油油小妹那儿还有少少原装组壳, 全套好像是100元, 我准备买一套来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gnori 于 2006-1-20 23:54 发表
我也很疑惑,为什么没有新机器了,新的原装壳却怎么样也卖不完????


呵呵,因为买原装壳的人少,卖的慢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 1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钞票很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 15: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组壳可以试机用。方便拆卸。坏了也不心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lingenesis 于 2006-1-21 09:30 发表
楼主厉害, 楼主专业 !!!

俺以前也研究过原壳与组壳,  摸的多了,手感就不一样,组壳感觉都比较“贼”,就是亮度不正常。边角,棱,接缝处也很不舒服的感觉。
油油小妹那儿还有少少原装组壳, 全套好像是100 ...

谢谢夸奖!谢谢支持!
其实你只要注意一下磁带盒就很容易获得实际经验。 国产磁带盒我只见过上海牌的,其注塑模估计是外国专家制作的。 与TDK相当!当年研究磁带假冒,就是从盒上开始的!
组壳用的材料不正!太软!不易断,但就易变形。用力不均、高温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1: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岛岛主 于 2006-1-21 10:59 发表


呵呵,因为买原装壳的人少,卖的慢呀。

如果原壳好不易坏,西门子生产那么多配件干嘛?难道决策失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sdudu 于 2006-1-21 15:52 发表
组壳可以试机用。方便拆卸。坏了也不心痛。/

你有时间有兴趣有条件,组壳可以试试,我也受益。但原壳很省心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09: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lingenesis 于 2006-1-21 09:30 发表
楼主厉害, 楼主专业 !!!

俺以前也研究过原壳与组壳,  摸的多了,手感就不一样,组壳感觉都比较“贼”,就是亮度不正常。边角,棱,接缝处也很不舒服的感觉。
油油小妹那儿还有少少原装组壳, 全套好像是100 ...

“人空瘦”推荐的原壳价不到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09: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门子当然感谢有人继续为自己产品服务,更不会告其侵权)。仿制原壳、组壳应该都允许生产,是市场决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7-21 0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