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39|回复: 24
收起左侧

欧洲教堂 —— 建筑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 00: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x
下面提到的建筑我都会按顺序整理(全是在网上收集到的图片),大家慢慢欣赏…

欧洲这些著名的教堂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们多是某一时代或者某一建筑风格的代表。譬如: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作;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则堪称中、晚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再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是巴洛克式建筑的顶峰,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是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这些教堂的建筑由于工程浩大,从奠基到竣工一般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少则几十年、百余年,多则数百年。例如,巴黎圣母院87年(1163—1250),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120年(1506—1526),科隆大教堂奠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最终落成,前后经历了6个世纪。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世纪,到1965年安装完最后一扇门,前后历经700余年。有的教堂由于政权更迭或其他变故,建建停停,停停建建,旷日持久。如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1050年由英王爱德华下令修建,1065年举行奉献仪式,后圮废。1245年亨利三世时重建,直到15世纪末完工。有的教堂历经战争和大火,屡毁屡建,或重新修复。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现存的这座宏伟建筑已是在这一原址上重建的第五座教堂了,最早为公元604年圣奥古斯丁以来的伦敦主教堂所在地,第四座圣保罗大教堂于1666年在大火中焚毁。又如科隆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毁坏,1965年修复完工。


[ 本帖最后由 bluewonder 于 2006-1-11 16: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建立 的。教堂的主要特点是大门处有一对塔楼。教堂自建以来,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 女王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名人死后,在教堂也占有一席之地。英国把威斯敏斯特教堂 称为"荣誉的宝塔尖"。现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难得 的"历史博物馆"。

[ 本帖最后由 bluewonder 于 2006-1-11 16:07 编辑 ]
威斯敏斯特教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0: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和法王路易七世共同主持奠基。工程历时近200年,直到134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由于屡经战乱破坏,圣母院破败不堪。17世纪和19世纪法国建筑大师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修复了两次,才显现出了今日之风姿。
巴黎圣母院1.jpg
巴黎圣母院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0: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公元1248年8月15日,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在圣母升天节这天为大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2.5万名市民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在这个德国当时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贡献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

       科隆大教堂的整个建筑时间跨越了近五个世纪。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双顶教堂高达44米,且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性的效果。据说,当时的人们竟然是先修建直耸入云的柱子,再在其上安装木制起重机,最终实际“高空作业”。今日的人们已无缘看到那空中楼阁般的脚手架,但仅从它长达14米的中跨就可想见这个类似细长棱椎形的建筑物是如何拔地而起的了。木匠、泥瓦匠、石匠、搬运工乃至各种后勤人员日夜不停地加紧工期。夏天,他们趁着天亮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冬天也要干七八个小时。有的工人三顿饭都在“天上”吃,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科隆大教堂1.jpg
科隆大教堂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全长157米,宽92米,中部高108米,是哥特式建筑的经典之作。它始建于1386年,经过差不多五百年才大体完工。教堂共有135座尖塔,2245座雕像,最高的塔顶装饰有4米高的金色圣母像,优美壮观。
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米兰大教堂1.jpg
米兰大教堂2.jpg
米兰大教堂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梵蒂冈是罗马教皇的所在地,因而这里的圣彼得大教堂建得富丽堂皇,气势非凡。教堂中央直径达42米、高度达138米的圆形穹顶,是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标志,也是罗马古城的制高点。

[ 本帖最后由 bluewonder 于 2006-1-12 15:53 编辑 ]
圣彼得大教堂.jpg
圣彼得大教堂的柱廊广场.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曾经几度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教堂,是在1666年的大火烧毁后,由建筑大师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重新设计建造的。从1675年开始兴建,直到1710年才最后完工,工程费达75万英镑,全由政府支出。1940年底,圣保罗大教堂在空袭中遭到局部破坏,战后重新修复。
圣保罗大教堂1.jpg
圣保罗大教堂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始建于公元1555年,公元1560年完成。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外红场南端,是俄罗斯中后期建筑的主要代表。16世纪中叶,伊凡雷帝为纪念战胜蒙古侵略者而建。建筑风格独特,内部空间狭小,着重外形,较像一座纪念碑,中央主塔是帐蓬顶,高47米,周围是8个形状色彩与装饰各不相同的葱头式穹窿。建筑用红砖砌成,以白色石构件装饰,大小穹窿高低错落,色彩鲜艳,形似一团烈火,具有强烈的节日气氛。建筑师是A·巴尔马和波斯尼克。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0: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维也纳圣斯提凡大教堂

维也纳的圣斯提凡大教堂是奥地利哥特式最大的建筑纪念物。这座教堂的前身是一座建于公元1141年的罗马式教堂,公元13世纪初加以改建。教堂有非常复杂的哥特式蜗状拱。比较接近于公元14世纪广泛流行于德国南部的大厅式教堂。

大教堂南北两边,盖有两座锥形的塔楼,以代替废除了的袖廊。北边的没有盖完,南边的塔楼公元1433年建成,非常严整,直向上冲,是成熟哥特式的卓越创作。
圣斯提凡大教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1: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耳其的圣索菲亚教堂

位于拜占廷帝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原为帝国的宫廷教堂,平面长方形,布局属于以穹窿复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窿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大厅高大宽阔,适宜于隆重豪华的宗教仪式和宫廷庆典活动。

中央大穹窿直径32?6米,高54?8米,通过帆拱支撑在四个大柱墩上。穹窿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幻影,使大穹窿显得轻巧凌空。厅内部饰有金色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外形雄伟稳重。设计人为小亚细亚人安提莫斯和伊索多拉斯。公元1935年改为博物馆。
圣索菲亚教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1: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的撒利斯堡大教堂

英国哥特式教堂除了保持着某些必须遵守的一般原则外,还有许多创造。
撒利斯堡大教堂的外部结构与法国教堂很不相同。法国教堂的紧凑和往上升腾的趋势在英国变成一种拉长、降低、水平伸展的形式。它的体积与高度都是由建筑物的中心——十字形交叉点分散出去,教堂的最高塔楼是放在十字形交叉的地方,也就是建筑物的几何中心,因为这样可使教堂的水平伸展得到平衡,达到整体的统一。

撒利斯堡大教堂只有一座大塔楼,这比其他多塔教堂更具宏伟统一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bluewonder 于 2006-1-12 19:50 编辑 ]
撒利斯堡大教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3: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的圣索菲亚教堂

大家注意到没有上面介绍过一个土耳其的圣索菲亚教堂,这个也叫圣索菲亚,它位于俄罗斯的诺夫哥罗德市,建于11世纪。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乃是拜占庭建筑最辉煌的代表作,但这种东正教教堂的建筑形式在13世纪时由于封建分裂,没有得到继续发展,只在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地区流行着,而且也逐渐被地方风格所演化,而这一座位于诺夫哥罗德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一例。 这种教堂的穹顶已增加到5个,中央的穹顶最高点达40米左右,气魄比拜占庭的圣索菲亚教堂更雄伟,可是体积不是横向发展,而是纵向发展。教堂的外形比较单纯,主体近乎一个六面体,它的山墙特别飘逸流动,活泼舒展,与整个教堂的穹顶、粉白的墙面的朴实变化结合得很和谐,它是东欧拜占庭式建筑的地方风格的一则典例。 穹顶是镀金的,墙是白色的,所有窗户的造型与山墙的弧顶以及教堂顶部的弧线相一致,构成一条狭长的圆弧形。说它们是拜占庭式教堂的地方化,主要在于它的平面,因它仍呈希腊十字形。

PS:谈到俄罗斯的圣索菲亚教堂就得谈到诺夫哥罗德,谈到诺夫哥罗德就得谈到乌克兰,乌克兰与俄罗斯真可谓恩怨交织……嘿嘿  再谈一谈就跑题了,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另外发一个帖来说明一下  :)
圣索菲亚教堂.jpg
教堂的铸铜门,建于12世纪中叶.jpg
教堂的绘画作于19世纪.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3: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萨教堂建筑群

公元11世纪时,比萨是海上强国。比萨主教堂,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是纪念公元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正立面高32米。钟塔呈圆形,直径16米,高55米,分为8层。它在建造时便已倾斜,是著名的斜塔。在不远处还有一座圆形的洗礼堂,构成一个教堂建筑群。三座建筑物形体各异,对比很强,丰富且有变化,但它的构图母题一致都用空券廊装饰,风格统一。它们都是用白色和暗红色大理石相间砌成,衬着绿色草地,色彩十分明快,草地上点缀着白色儿童雕像,显得亲切生动,既没有宗教神秘气氛,也没有威严镇慑力量,建筑群显得格外端庄、和谐、宁静。
比萨主教堂.jpg
比萨斜塔.jpg
Pisa斜塔.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4: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的夏东大教堂

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壁龛,外观很富特色。
夏东大教堂.jpg
夏东大教堂南正面.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4: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的圣特提恩修道院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圣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战争发生后,法国在14世纪几乎没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筑复苏,已经到了火焰纹时期,这种风格因宙棂形如火焰得名。建筑装饰趋于“流动”、复杂。束柱往往没有柱头,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当时,很少建造大型教堂。这种风格多出现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 本帖最后由 bluewonder 于 2006-1-12 19:47 编辑 ]
圣特提恩修道院.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4: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地那大教堂

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与柱之间,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显得轻巧凌空。
莫地那大教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4: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林著名的断头教堂

尼古拉教堂保留了被“二战”破坏的原貌,中国人简称为“断头教堂”。德意志民族承认历史,以次告诫后人不要忘记发动战争的罪过。
断头教堂.jpg
在二战中被炸的外貌至今保留!.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5: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的威尔士大教堂

始建于1184年,伦敦中心区,最著名建筑之一。
典型的哥特式艺术。
威尔士大教堂.jpg
威尔士大教堂里面的一间小礼拜堂的圆顶.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5: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利时鲁昂市政厅

鲁昂市政厅始建于公元1376年,到公元1421年建成,是城市建筑中采用哥特式教堂建筑样式的范例。它有狭长的窗、丰富的雕刻装饰和正面的塔楼。其他地方也有相似的建筑。位于现在的比利时鲁昂市。

[ 本帖最后由 bluewonder 于 2006-1-12 19:10 编辑 ]
鲁昂市政厅.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5: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托·达姆修道院

乐托·达姆修道院属于古典复兴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 。 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和记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当时的考古学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量出土,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乐托·达姆修道院.jpg
乐托·达姆修道院内部.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7-1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