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罗罗
收起左侧

W800C的屏幕叫好?刚和SIEMENS对比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1 20: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yi xia  
bishi 日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2 1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luke 于 2006-9-6 00:55 发表
SE 750 800就是粗糙。我和S88比的。~~
~~~~~~~~~~~~~~~~~~~~~~~~~~~~~~~~~~


如果说K750/W800的屏幕比S88粗糙的话,那我真是无语了,你这样的强人,拥有”洞察力力极强“的眼睛,但就算你是一个忠实的BS粉丝,也应以一个普通用户的眼光来看待BS产品,盲目的追捧BS只会让其止步不前,我不是什么索爱粉丝,半个月前自己用的也一直是BS产品S88,我不迷信任何品牌,只看重实际品质,在这里我有必要澄清一下事实,表达一下我的看法,750和W800由于是1.8英寸(750略小?)的26W色、220×176像素分辩率的TFT屏,理论上应该比同样是26W色、220×176分辩率的可视面积达2寸的S88细腻和清晰,但是正如楼主所说,理论归理论,数据归数据,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拿两台机放在一起对比,你就会发现,在显示效果的细腻程度及色彩还原方面,K750/W800都比S88好,同样的图片在S88上观看会比750/W800上看粗糙、颜色偏红;在色彩鲜艳度,亮度方面S88要胜出一点(我自己对比过,上面还有呜呜狼版主拍的图),你要是阅读过PCONLIN和IT世界之类网站的手机频道的评测就会发现,它们的文章里都提到过这类问题,全彩式OLED屏由于应用并不成熟,S88算是吃蟹一族,它的优势就在于高达170度的可视角度、10000:1的对比度、自发光、超薄、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微秒级反应时间、低功率消耗、可使用温度范围大一系列特性,而其实际显示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从S88后就很少有OLED屏的BS产品这点就可看出其间端倪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实力分 +1 金钱数 +10 收起 理由
碎心的呜呜狼 + 1 + 10 长期好观点,本篇发言非常精彩,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2 11: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ufo 的帖子

对,我们每必要真这样FAN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1: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w900多好你不用,却要换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3: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罗罗 于 2006-9-6 00:08 发表

和分辨率没有关系。是饱和度和颜色纯度还有亮度。
最早以前的M55,同样的分辨率,同样的颜色,居然会有2种效果截然不同的屏幕。


那是屏幕的生产厂家不同
就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过KF的人
一种是偏黄一种则很白很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3: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jsh 于 2006-9-6 18:39 发表
罗罗说得很对!现在明基得手机屏效果都很棒!没说的,索爱和诺积压都不是一个档次!


还是客观一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3: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ll_ty 于 2006-9-7 22:32 发表
以后有机会听听E71的FM和MP3的效果吧, SE的750和它比起来简直。。。。。。。:-)



又一个高手开始做广告,哈哈
等你们快上市啊
不行我就去买水货机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3: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四点半 于 2006-9-7 08:13 发表


街机.....街机有什么不好?街机恰恰是他成功的最好说明.....
我还盼着明基西门子也出一款能够成为街机的机器


还没看出哪款65以后的机器是街机
在德国看的最多的机器是V3
最多的西门子机器是36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4: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leo 于 2006-9-7 22:34 发表
E71不就是EL71的直板版本吗
EL71都没ATI,效果连S75都不如


E71不是EL71的直板好不好,还有有改进的
你可以说EL71是S75的直板大屏幕简装机器,这个我同意

S75的外放效果赶不上外置喇叭的EL71
我准备把FLUKE的EL71搞来和我的S75对比一下
看耳机音质谁的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4: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luke 于 2006-9-7 23:07 发表
我没有发现ATI给S75 SL75任何实质性的改变。。鸡肋



我很赞同
S75并没有完全发挥强悍的芯片的全部功能
以芯片为强大宣传模式,也许只是个噱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4: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ape0915 于 2006-9-8 09:28 发表

这么说我等E71绝对有价值咯


反正也不贵
据说1700左右
高手们,请回答是否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4: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eyondpara 于 2006-9-8 20:40 发表



我S65是夏普屏,S75是飞利浦,但是感觉不出太大差异,也许我没有怎么感受S75吧


S65的颗粒感还是让我无法忍受
S75有一定的颗粒感,的确还不如C75的65536

所以我等EL81或E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4: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iswinter 于 2006-9-11 09:35 发表
W800确实不如SL75那么鲜艳,要灰暗好多

但是索爱的屏幕显示看上去很真实,不会为了鲜艳而过分夸大效果

PS:W900那么帅的机器为什么要卖啊!!!!!!!!!!!!!!!!!!而且还换W80 ...



SL75的屏幕显示是不如S75的
我拿过N台SL75和我的垃圾工程机器对比过
确实在鲜艳度等方面有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4: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二楼后座 于 2006-9-11 16:56 发表
没看出E71,EL71比S75强在哪儿


我个人希望在软件上EL71和E71可以更快更高更强
其实S75-A2DP=EL71。我个人是这样认为
但在硬件上EL71的确是强于S75
在喇叭,屏幕和拍照效果上,EL71都强

E71没用过,不敢多说
但看参数,就知道强于S75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08: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adam5237 的帖子

El81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10: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门子的屏却实不怎么样,在EL71出来之前,CL71的屏肯定是最好的
IPS显示技术真不是盖的啊,什么是IPS你们可以查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15: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eyondpara 于 2006-9-8 20:40 发表



我S65是夏普屏,S75是飞利浦,但是感觉不出太大差异,也许我没有怎么感受S75吧



我的SK65是夏普,SL75是爱普生,26W色确实要比6W5色泽上要饱满些,但是再用CL75去比SL75,靠SL75的屏幕垃圾的很,不知道CL75是什么屏幕,分辨率确实没什么关系。

BS下罗罗,怎么还不上C75和W800的屏幕比较图啊,口说无凭,上图为证,BS索爱



原帖由 fluke 于 2006-9-9 00:28 发表

屏幕和ATI毛关系


没有实际联系,但是有间接关系,你说这么垃圾的屏幕配一块ATI的芯片,是不是害了ATI成了鸡肋。

[ 本帖最后由 alan6688 于 2006-9-24 20: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15: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1) FUJITSU的MVA

富士通Fujitsu的MVA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以字面翻译来看就是一种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它是利用突出物使液晶静止时并非传统的直立式,而是偏向某一个角度静止;当施加电压让液晶分子改变成水平以让背光通过则更为快速,这样便可以大幅度缩短显示时间,也因为突出物改变液晶分子配向,让视野角度更为宽广。在视角的增加上可达160度以上,反应时间缩短至20ms以内。MVA在制作程序来说并不会增加太多困难的技术,所以很受代工厂商的欢迎,目前有奇美电子(奇晶光电)、友达光电…等得到授权制造。

(2) HITACHI的IPS

日立Hitachi的IPS(In-Plane Switching)技术是以液晶分子平面切换的方式来改善视角,利用空间厚度、摩擦强度并有效利用横向电场驱动的改变让液晶分子做最大的平面旋转角度来增加视角;换句话说,传的液晶分子是以垂直、水平角度切换作为背光通过的方式,IPS则将液晶分子改为水平选转切换作为背光通过方式。在商品的制造上不须额外加补偿膜,显示视觉上对比也很高。在视角的提升上可达到160度,反应时间缩短至40ms以内。但Hitachi仍旧改良IPS技术叫做Super-IPS,在视角的提升上可达到170度,反应时间缩短至30ms以内,NTSC色纯度比也由50%提升至60%以上。目前亦有少数厂商授权制造,算是与MVA技术并驾齐驱。

3) NEC的ExtraView

NEC作为全球能生产20英寸液晶屏数不多的生产商之一,其也研制出可以扩大可视角度的ExtraView技术。XtraView增加了浏览角度,确保了用户可以获得最佳的显示性能,并可以在上下、左右任何一个方向浏览屏幕。通过扩展浏览角度,使得多个用户可以纵向和横向模式观看屏。此技术目前只应用于NEC的LCD产品中。

(4) SAMSUNG的PVA

  三星Samsung电子的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则是一种图像垂直调整技术,该技术直接改变液晶单元结构,让显示效能大幅提升,其视角可达170度,反应时间达25ms以内,500:1的超高对比能力以及高达70%的原色显示能力。

(5) PANASONIC的OCB

日本松下(Panasonic)所开发的OCB(Optical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则有不一样的做法,完全以新开发的液晶材料与光学补偿膜作为核心材质,是一种高速反应的光学自己补偿型复折射式技术,虽然在视角的呈现上仅有进步达140度以上,但反应时间却能缩短至10ms以内,而色纯度的改进为传统TFT三倍以上,多半用于娱乐视听型彩色液晶显示器面板,这也是Panasonic PC用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售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6) HYUNDAI的FFS

  现代Hyundai电子则采用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技术也不需要额外的光学补偿膜,主要是将IPS的不透明金属电极改为透明的ITO电极,并缩小电极宽度和间距,在制造上比原先的IPS技术复杂,但因为使用了透明的ITO电极让透光率比IPS高出2倍以上。在视角的呈现上达160度,反应时间因受制于采用负型液晶制造,反应时间则略逊于IPS技术。为了增加良率与显示品质的提升,新的UFFS(Ultra FFS)技术,能将原色重现率提升至75%以上。

(7) Sharp(夏普)的ASV

Sharp公司采用ASV(Advanced Super-V)技术,改进了TFT显示屏的响应速度和可视角。Sharp将ASV描述为一个排列晶状物质的新方法,而此晶状物质显示起来就象夹在两片薄薄玻璃中的三明治。这其中有几项改进,最明显的改进之一就是视觉角度。现在的显示最多让用户可以从垂直140度水平110度的角度看清显示内容,而ASV将这一角度提高到170度。 另外,现在决大多数显示器的默认状态为打开显示器时所有像素为白色,直到被转换为其它颜色,这就意味着那些坏掉的像素仍然是黑色而且很难被注意到。ASV的第三个改进就是响应时间减少,从45毫秒减少到25毫秒以下。此技术也主要应用于Sharp的产品中。


AGLR(Anti-Glare Low Reflection TFT)技术原理与原来的Black TFT的液晶显示技术原理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液晶表面加上特殊的化学涂层,令外界光线在屏幕上造成的反射发生变化,从而令背光源的光线能更好地透过液晶层,使亮度更高,反射更低。
  而在SHARP高端的专业级液晶显示器用笔记本电脑的液晶面板方面,ASV与AGLR技术通常会结合使用,效果表现会相比起只是采用Black TFT技术要好,因为ASV主要是针对提高色彩显示效果,而AGLR技术则主要是降低光线造成的反射,两者分开处理将会令显示器更专业,技术结合性更强,令到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15: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都贵
还好现在VA面板开始便宜了像优派20寸的就是AUO生产的P-MVA面板。蔡2700爽的要死
比什么TN3代之类的强太多。普通级别CRT一起被他日到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18: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dam5237 于 2006-9-24 04:04 发表


S65的颗粒感还是让我无法忍受
S75有一定的颗粒感,的确还不如C75的65536

所以我等EL81或E71

我所谓什么细腻的,屏幕看得爽清晰最主要。S65和C75对比我刚才主要差距不是在于细腻度。而是在于亮度和饱和度纯度。S65屏幕很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7-14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