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14
收起左侧

关于明西手机所支持的存储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3 15: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x
这几天,偶然在大众软件上看到一个报道,是有关存储卡的发展.

      报道的意思是MMC卡现在速度比SD慢很多,价格也比SD贵,而且也没有体积重量以及容量上的优势了,对于移动设备来说体积小速度快的存储卡是MICRO SD卡云云.

      由此我了解到了MINI SD卡和MICRO SD卡的区别,MICRO SD卡是比MINI SD卡更小的SD卡,也就是常说的TF卡,而MINI SD卡的体积则介于MICRO SD卡和SD卡之间,MICRO SD卡和MINI SD卡都可以加上个外套变成SD卡,但MICRO SD卡不能通过加外套变成MINI SD卡.
目前MICRO SD卡的最大容量也做到了1GB,而且体积小,相比RSMMC MOBILE速度更快,应该会逐渐成为主流.考虑到播放视频的需求,高速度的MICRO SD卡确实可以替代RSMMC卡了.RSMMC卡目前的优势也就只剩下兼容性比MICRO SD卡强了.而MINI SD卡的体积依旧太大,因此相对,MICRO SD卡也没优势.

       因此,目前看来,移向MICRO SD卡是潮流.

       饶有兴趣地翻了下友人上的明西手机资料,得到如下结果:

MINI SD     EF51 EF81 EF91 E61
MICRO SD   S88  EL71 S81 CL71 CF61
RSMMC       C81

      感觉比较有趣的是,明西的机器居然 RSMMC  MINISD MICROSD通吃.(前提是友人的资料准确)
      
      当然,绝对数量还是MICRO SD多一些,占了一半,可能明西也意识到使用MICRO SD卡是潮流吧.不过比较意外的是,几款EF系列和特殊的E61支持的居然是MINI SD,这个值得斟酌一番了,按道理这几款EF系列发布时间也不算早,可还是用MINISD,不知道明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有个规律可循,支持MINI SD卡的除了一款特殊的E61之外,其余三款都是翻盖3G手机,想来可能是明西觉得3G手机的体积比较大,因此用MINI SD卡也无妨.而C81就不说了,作为S75的换壳板,支持RSMMC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EF81虽然感觉象是SXG75的翻盖版,但从其存储卡支持的变化(SXG75是RSMMC卡)可看出还是经过一定的重新设计的,并非只是从直板变成翻盖那么简单.

[ 本帖最后由 sansea 于 2006-4-3 15: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实力分 +2 金钱数 +20 收起 理由
qtazure + 2 + 20 奖:感谢-你和大家分享资源与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4-3 16: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能静下心来慢慢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17: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双电压的RSMMC速度也是很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18: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e61换mini sd卡的原因我看是成本
定位低端
而且e61不支持热插拔
是放在电池下面的卡槽内
基本上跟内存没啥区别^_^
这点明基做的很b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19: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机友就是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3 20: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EF81那么薄怎么可能只是把SXG75折一下...呵呵
我一直觉得SXG75太厚了,以西门子的实力应该可以更薄的...

关于储存卡嘛3种都用不奇怪
基于西门子的就是RS-MMC
基于明基的就是MINI SD(只是EF81确实奇怪...)
基于新系统的就是MICRO SD

MICRO SD因为体积小所以是很受厂家欢迎的现在,这样有助减少手机体积,但是就苦了消费者,因为价格比较高比较难买到
当然
一切事物都要慢慢发展直到被人们广泛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4 02: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这样的,mmc4.0标准规定了mmc系列卡的速度上限,是52Mbps,通过引入低电压和更多的接地引脚后,卡的功耗可以更低,速度可以更高,这就是MMC Plus和MMCmobile的初衷;
然而不是所有的双电压卡速度都很快的,很多卡的速度也就是和普通的rsmmc卡差不多,因为这样的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更低,而高速传输对芯片质量和封装工艺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不是每个厂商都愿意这样做;
另外,大拿sandisk一直都不生产高容量的MMCmobile,因为其在tf上的专利更多,也更看好这种更小的设计,这让我等传统西记用户和n记用户都很郁闷,毕竟sandisk的卡质量在同等的价位上是最好的。

原帖由 leoleo 于 2006-4-3 17:42 发表
其实双电压的RSMMC速度也是很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4 09: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了ansea的帖子到友人s88,特此说明一下^_^

^_^ 卡应该从大小 速度 兼容性方面考虑

恩e61内存1M 有些朋友说可能>1M的mp3通过蓝牙传不进去

说蓝牙传输 缓存还在机身内存,而e61机身太小,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这个说法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0: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iswinter 于 2006-4-3 20:02 发表
EF81那么薄怎么可能只是把SXG75折一下...呵呵
我一直觉得SXG75太厚了,以西门子的实力应该可以更薄的...

关于储存卡嘛3种都用不奇怪
基于西门子的就是RS-MMC
基于明基的就是MINI SD(只是EF81确实奇怪...)
基 ...


外观上的设计变化是自然的,我是说其内部一些电路上的设计有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shua 于 2006-4-4 02:56 发表
其实是这样的,mmc4.0标准规定了mmc系列卡的速度上限,是52Mbps,通过引入低电压和更多的接地引脚后,卡的功耗可以更低,速度可以更高,这就是MMC Plus和MMCmobile的初衷;
然而不是所有的双电压卡速度都很快的, ...



目前普通速度的RSMMC MOBILE卡价格好象已经和TF卡价格相差不多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0: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碎心的呜呜狼 于 2006-4-4 09:37 发表
转了ansea的帖子到友人s88,特此说明一下^_^

^_^ 卡应该从大小 速度 兼容性方面考虑

恩e61内存1M 有些朋友说可能>1M的mp3通过蓝牙传不进去

说蓝牙传输 缓存还在机身内存,而e61机身太小,

不知道各位 ...


呵呵,狼MM转帖的速度真快啊.

只能说目前TF卡最可能成为主流.

蓝牙传输的缓存在机身内存上很正常,可是机身内存只给1M就很BT了,可能是定位低端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4 13: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有人问 我就贴了
san啊,我的意思是问你你有没可能缓存在卡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4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shua 于 2006-4-4 02:56 发表
其实是这样的,mmc4.0标准规定了mmc系列卡的速度上限,是52Mbps,通过引入低电压和更多的接地引脚后,卡的功耗可以更低,速度可以更高,这就是MMC Plus和MMCmobile的初衷;
然而不是所有的双电压卡速度都很快的, ...

别的没什么,就是说sandisk的卡好我就不大同意

玩PDA的朋友里面发现不少朋友都反应sandisk会烧,据说那么多牌子里面也就sandisk的卡没有电压保护

所以我一直不迷信这个牌子

我买了个1G的现代SD卡,一开始还以为是假货,但是现在用得很爽,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还终身保,价格就比sandisk便宜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20: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碎心的呜呜狼 于 2006-4-4 13:16 发表
正好有人问 我就贴了
san啊,我的意思是问你你有没可能缓存在卡上


如果是SX1,我会说可以.

如果是西门子系统,我觉得应该也可以解决.

但是明基的系统没人研究过,所以不好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11: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我的预见很准确,赞自己一个.
看满大街的TF卡机器,而TF卡的价格也完全低端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7-6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