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0
- 实力分
- 点
- 金钱数
- 两
- 技术分
- 分
- 贡献分
- 分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目前西門子手機部的命運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整頓、關閉、出售還是合作,相信到1月27日就會有答案。西門子通訊部在市場上的節節敗退,在我看來,關鍵在於西門子通訊沒有能繼承百年西門子穩重實干的精神,又沒有能成為業內創新的領導者。好比邯鄲學步,沒有學會別人的,連自己的長處也忘了。
德國百年西門子的精神可以從西門子網站的色彩和風格中感受到:色彩簡潔明快,結構簡單穩重。網站往往是一個企業給外人的第一印象。我很喜歡西門子的網站風格,從當中感受到嚴謹的作風,開放的態度,和實干的精神。同時也應了西門子的一句口號: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但是我感覺到這樣的作風在德國西門子通訊部並不多見。
先從西門子手機說吧,M55的蠍子造型,M65的滑雪眼鏡造型,本人實在都不敢恭維。記得一個在市場部工作的同事跟我說,她第一次拿到M65時還以為是個沒裝外殼的半成品呢。相反倒覺得索尼愛立信手機外形給人簡潔明快的感覺。此外,還有那個xelibri系列,外形奇特,做工差,功能弱,實在是西門子的一個敗筆。其實正像heise.de上的一則帖子所說的,目前多數人對手機的要求其實就是簡單的通話服務,加上強勁的電池,簡潔小巧的外形,或者加上簡單的日程程序,還有當然是便宜的價格。經常聽到周圍有人抱怨西門子手機,本人的S55時鐘就總是莫名其妙快10分鐘。其實西門子的手機已經有相當一大部分外包了。西門子手機的外包又分成手機全外包和設計外包。當然還有小部分西門子自己設計生產的手機,叫做“Im-Haus-Handy”(編者注:“內部銷售手機”德語)。這類手機可能比較難買到,據說都被內部員工搶先了。
說到穩重實干的作風,如果你在西門子工作,和你打交道最多的可能並不是西門子員工,而是各種代理公司(Agentur)。比如編輯一張圖片啦,翻譯文章啦,編程序啦,等等都要找代理公司來做。這也不能怪西門子的員工不實干,實在是西門子員工太貴了,還不如讓代理公司來做。那麼有人要問了,西門子的員工干什麼呀?有一點是肯定的,西門子員工很會做powerpoint演示(Folienpinseler),據說每一秒鐘,西門子在全世界能造出數千張powerpoint演示,這是多麼令人嘆為觀止的生產效率啊!
第二點牽涉到創新,前些時候heise.de上報道西門子2004年申報了5000多專利,比去年增加了100多,看似一個好消息,可是看看下面德國人的評論,沒有一個是說西門子有創新精神的。專利多並不一定代表具有創新性。申請專利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游戲,比如,把一個專利拆成多個專利申請等等。無可爭辯的是,西門子手機部門錯過了若干重要的創新機會,比如翻蓋手機和拍照手機,一路都在nachm achen(編者注:“模仿”德語)。
說到原因,我認為德國人的性格是有一定責任的。對於這個,我想大家都有體會的,多數德國人性格直,而且不願意變動。我發現很多德國同事對信息領域的新技術一竅不通(特別是功能部門),而且絲毫不感興趣。舉個例子,我發現多處RJ45的網線頭上的鉤子都斷了,估計是電腦盲給生拉硬拽拔斷的。然而稍有些電腦技術的員工往往驕傲自大,不願意和別人交流或接受別人的意見。
一個如此龐大而且有悠長歷史的西門子想要成為業界創新領導者談何容易。正如The Paradox of Innovation(Richard Farson and Ralph Keyes)所說,創新伴隨著風險。大公司不願意承擔風險,所以西門子在2003年賣掉了infineon。其次西門子的現有知識和成就阻礙了他在多變的個人科技產品消費市場面前的快速反應。這可能就是所謂組織學習的弊端。西門子通訊的革新性創新多數是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比如西門子的VoIP應用,Gigaset M34 USB(skype的硬件版本),此外則是技術改進性創新。本人覺得innovation應該通過empowerment。可惜在管理森嚴的慕尼黑總部很難找到innovation through empowerment的例子。
最近西門子和微軟建立了伙伴關系,共同開發基於Microsoft Live Communication Server(LCS)企業級即使通訊系統。同時IBM卻又捐贈了5000專利給開源應用。這則消息又讓許多德國的信息技術愛好者嘆氣。“我們西門子移動的員工用的100%都是winxp!”慕尼黑人事部的一位領導驕傲地對我說。唉,除了嘆氣,還能干什麼呢?
發了一些牢騷,還是希望西門子通訊業務能蒸蒸日上。2004年西門子在中國的總銷售額增加了28%,達到了46億歐元,佔西門子總銷售額的8%。西門子將毫無疑問地繼續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同時希望國內的企業吸取西門子的長處,借鑒其短處,讓中國在信息時代成為信息科技強國。
作者多多,德國留學生,目前在西門子通訊部實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