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3
收起左侧

最终AMD还是收购了ATI,传Nvidia为幕后推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5 11: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x
北京时间7月24日最新消息,AMD周一正式宣布,将以总值54亿美元收购图形芯片制造商ATI。收购完成后,AMD将掌握覆盖处理器、芯片组、显示芯片的完整产业链。

  根据双方签订的条款,AMD将以42亿美元现金加上5700万股AMD普通股,收购ATI全部流通普通股。ATI流通股的计算方式是基于7月21日的股市数字。
      AMD透露,将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收购ATI股份,即每股ATI股票等于16.4美元加0.2229股AMD股票,按上周五ATI收盘价计算,每股溢价20%。

  来自市场调查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目前英特尔占据了全球图形芯片市场39.1%的市场份额,ATI和NVIDIA以28.7%和19%的份额仅随其后,而AMD至今为止是0。

  Gartner硬件系统集团首席分析师叶磊认为,“一直以来,AMD与NVIDIA之间就合作密切,如果能够收购技术储备充足的ATI,AMD就可以获得自己设计芯片组和显示芯片以及预处理其整合的能力,同时又俘获了英特尔的一个重要伙伴。”他同时指出,AMD也要充分考虑对另一重要合作伙伴NVIDIA的平衡,避免将其直接推向英特尔。

    7月25日消息,据港台媒体报道,继AMD正式宣布以总价54亿美元收购ATI后,有台湾PC厂商对外表示,向来与AMD关系紧密的nVIDIA可能是该合并案的幕后推手。上述言论并未获得AMD以及nVIDIA方面的证实。

  根据已经披露的消息,AMD与ATI合并案交易金额约为54亿美元,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合并,未来将结合CPU和图形芯片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不过AMD预期,2007年底前运营获利也将因此而减少约7500万美元。此外,双方合并后员工总数将达1.5万人,合并报表后预计年营收将达82亿美元,成为又一重量级科技类厂商。

  随即,有台湾PC厂商对外表示,nVIDIA极有可能是双方合并的幕后推手,不仅借此助力AMD与英特尔继续抗衡,同时也将与AMD共同称霸图形芯片市场。

  台湾PC厂商指出,AMD买下ATI后不仅增强了与英特尔对抗的力量,更让nVIDIA唯一的竞争对手从此消失,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至于为何AMD不直接合并nVIDIA,分析人士指出,ATI股本比nVIDIA要小,加上近期营收表现不佳,AMD付出的收购代价相对较小,再加上nVIDIA更关注于3G与手持设备的市场前景,与AMD仍旧专注于PC市场差异较大。

  分析人士援引nVIDIA收购宇力事件为例表明,当时ATI缺乏南桥芯片技术,与宇力洽谈合并案多时,但却因价格问题迟迟未能下手。Nvidia突然发力高价买下宇力,冲击ATI南桥芯片供应,业绩大受影响。而如今同样的情形再次浮现,只不过主角变成了英特尔。该人士指出,ATI对于缺乏高端图形芯片技术的英特尔来说非常重要,英特尔此前也一直大力协助ATI,此次AMD出手并购ATI,将会对英特尔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AMD与ATI合并案宣布后,有台湾PC厂商认为,nVIDIA对于英特尔的重要性将更加重要,它与AMD的合作态度将在CPU市场竞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英特尔借助低价PC趋势以及平台整合优势,取得了PC图形芯片市场近40%的占有率,但是在短时间内却很难在中、高端图形芯片技术上与ATI、nVIDIA相抗衡,再加上ATI与nVIDIA还在积极进入系统芯片组市场,对英特尔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威胁。

  根据最新的市场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第一季度整体图形芯片市场,英特尔仍以39.1%的占有率高居榜首,ATI为28.7%,nVIDIA则为19%。
发表于 2006-7-25 11: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发过了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12: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官方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12: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做显示核心的不是只有AMD-NVIDIA同盟跟Intel,最后加上不成气候的威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5-7-25 2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