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技术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芭蕉冉冉
收起左侧

博物馆圣诞夜第二,三波,继续抢楼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5 00: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到250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存《李卫公问对》共三卷,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一万余字,记录了唐太宗与李靖问答九十八条次。内容丰富,多联系唐以前战例及太宗、李靖本人的亲身经历,参照历代兵家言论,围绕着夺取主动权、奇正、虚实、主客、攻守、形势等问题进行讨论,阐述其军事思想。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书分别奇正,指画攻守,亦易主客,于兵家微言,时有所得”。这一概括应该说是简明扼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到250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241-继续,250即将到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现存的《李卫公问对》来看,该书主要表现了李靖如下几个方面的军事思想:一、“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李靖说,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已”。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让敌人受制于己方,而不让己方受制于敌方。李靖在书中提出的奇正、虚实、攻守等,都是为了实现 “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也可以说,李靖的整套战略战术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来设计的。客观地说,这种“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并非李靖的首创,在《孙子兵法》等兵书中都有反映,但都没有李靖强调得这么突出。二、奇正思想。“奇”与“正”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对重要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表不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晓得一起灌水的都是谁,偶灌到现在都没有翻页,一直第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2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玩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吧,超越250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老子》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后,《孙子兵法》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的观点,其他各兵家都对奇、正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李卫公问对》对这一问题的贡献和发展表现在:一是进一步充实了奇、正的内容,认为奇、正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例如,它认为,对敌进行政治声讨是正,进行军事打击是奇;公开出兵是正,奇袭是奇;主攻方向或主要防御方向是正,助攻方向或次要防御方向是奇;前进为正,后退为奇等等。二是提出了“正亦胜,奇亦胜”的思想。《孙子兵法》曾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思想,而《李卫公问对》则认为,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是正,无处不是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嚯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2个5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嚯嚯……不知道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来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5 0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了,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爱技术 ( 沪ICP备08115260号-3 )

GMT+8, 2024-6-26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